五月份【串流推片單】專欄,一樣將進行獨家片單導讀,一起來看看以下形式、類型各異的新作吧!
第93屆奧斯卡落幕,來勢洶洶的Netflix以35項提名打破串流入圍紀錄,雖然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鎩羽而歸,《藍調天后》也與影帝、后寶座無緣,但該平台最終仍擒下七個獎項,還是值得肯定。
而金獎名導彼得傑克森(Peter Jackson)的「魔戒三部曲」日前在台灣重返大銀幕,喚起影迷對此經典史詩級系列的充沛情懷。另一邊,Amazon為了製作《魔戒》影集,已大手筆砸下2500萬美元購買原著版權,近日更證實劇集首季費用高達4.65億美元,平均每集製作費將比HBO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、Apple TV+《晨間直播秀》等前輩還高,創下驚人紀錄,也令眾人更加好奇此劇的廬山真面目,就待未來在Prime Video一探究竟。
至於台灣的串流業者也持續繪出自己的藍圖,例如前些日子CATCHPLAY就宣佈延攬前HBO Asia執行長Jonathan Spink擔任首席顧問,他將提供專業見解、推動戰略方向,可望協助集團加速發展亞太地區OTT平台與內容的策略聯盟。
五月份【串流推片單】專欄,一樣將進行獨家片單導讀,一起來看看以下形式、類型各異的新作吧!
《火神的眼淚》,myVideo播映,5月1日首播
電信巨頭台灣大哥大除了擁有旗下串流品牌myVideo,近年更將觸角伸及戲劇產製的上游端,採取「以投代購」的策略投資台灣影視內容,包括《誰是被害者》、《做工的人》、《未來媽媽》等,對台劇收視族群都不陌生。而繼今年二月底開播的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之後,也再次與公視聯合出品,推出了籌備三年、斥資9400萬台幣的《火神的眼淚》。
因去年曾代表《關鍵評論網》與台灣大哥大影音事業處副處長邵珮如(Peggy)進行專訪,得知了myVideo作為新媒體,從數據定錨題材的心得,他們發現「刑偵、恐怖」類型在平台上極受歡迎,因此我們看到了《76号恐怖書店之恐懼罐頭》的開發、《誰是被害者》的資助;另一方面,「職人劇」給觀眾進入他人工作狀態的視角,能滿足看劇者對不同職場環境的好奇心,體現在《麻醉風暴》等作品的亮眼點播表現,後來myVideo確實也扣合此原則,聯合推動《做工的人》與《火神的眼淚》等職人劇。

Photo Credit: 公視、myVideo提供
《火神的眼淚》描述一群大員市消防局同安分隊的消防隊員,在每次驚險的打火、救護與救援任務中,碰觸到的人性與社會百態,除了透過案件揭露許多消防職業不為人知的心酸血淚,也將鏡頭對準這群消防員的私下生活,呈現他們和家人之間的矛盾與挑戰。
此劇從卡司群便引起高度關注,由溫昇豪、陳庭妮、林柏宏、劉冠廷領銜的主演行列,表演水準與演員知名度自然不在話下,其他如夏騰宏、胡釋安、謝章穎等人搭配的綠葉陣容,也適當發揮功能,令人著迷於彼此的默契與可愛火花。
在5月1日首播的兩集中,可以看出各條故事主線均有比例相當的鋪展,集結在同安分隊時又是另一魔幻舞台,從戲劇節奏到金句編排等,皆抓準了現在多數台劇受眾的口味,確實也成功反映在目前普遍正面的口碑聲量,是一部與觀眾「習慣」高度吻合的劇集。個人較感可惜的是,主創希望在有限時間內拋出許多議題,惟選擇將性別窠臼、傳統家長價值觀、醫療資源被濫用等現象,直接訴諸大量直白的台詞,雖立竿見影,但稍是忽略了影像能說故事的強大功能,當情節已清楚展現時,可以更信任觀眾,毋需以台詞重複論述。
想特別提及的,還有本劇的爆破特技組、攝影組與質感團隊,顯然成功打造出需要高度專業的真實火場,這些極具說服力的畫面,得仰賴幕後人員的技能成全,《火神的眼淚》為這群技術人才提供舞台,也獲得了不被辜負的優質回饋。
《窺探》(The Woman in the Window),Netflix播映,5月14日上線
善於將文學改編為影像作品的英國導演喬萊特(Joe Wright),曾將《傲慢與偏見》、《贖罪》、《安娜·卡列妮娜》等作搬演至大銀幕,即將上架Netflix的懸疑心理驚悚片《窺探》則改編自A. J. 芬恩(A. J. Finn)的暢銷小說《後窗的女人》。
劇情描述一位患有懼曠症(Agoraphobia)的兒童心理醫師,長期透過窗戶偷窺對街鄰居的完美家庭生活,某日意外目睹殘忍的犯罪暴行,隨之而來的,是逐一浮出檯面的黑暗秘密,每個人、每件事其實都沒有看上去的單純。
從預告可以看出,本片應將有大量畫面皆集中於主角的屋內,這樣類似於疫情時代「居家隔離」的微妙既視感,與時事有意外的呼應,只是片中原因當然大不相同,《窺探》的主角受懼曠症箝制而足不出戶,近期安東尼霍普金斯(Anthony Hopkins)封帝的院線新作《父親》也有異曲同工,全片在失智症世界觀的前提之下,流轉於幾個限定的室內場域。
個人很欣賞這類發生在小空間的作品,它極度考驗編導與攝影的調度功力,才能在極有限的環境中營造足夠的故事張力。喬萊特曾與外媒訪談時提到,他很喜歡在極簡約空間約束下拍片的概念,《窺探》基本上通篇設定於一間房屋內,就呼應了這個挑戰,導演也特別提及羅伯布列松(Robert Bresson)的《死囚越獄》(或譯:《死囚逃生記》)帶給他此一類型的創作啟發。

Photo Credit: Netflix
本片卡司含金量高,連奧斯卡影后茱莉安摩爾(Julianne Moore)都只是配角,主演的艾美亞當斯(Amy Adams)、蓋瑞歐德曼(Gary Oldman)則分別因《絕望者之歌》、《曼克》,皆有過與Netflix交手的經驗,如今好萊塢一線演員出現在串流平台的頻率,只會逐漸增高。
不過事實上,《窺探》的問世之路十分多舛,並非出自Netflix自家製作。該片原先是二十世紀福斯(20th Century Fox)的項目,片廠而後被迪士尼併購成二十世紀影業(20th Century Studios),並舉行一連串小型試映,由於觀眾反應劇情太過複雜而令人困惑,團隊因此進行部份重拍,據此,原本2019年於院線發行的時程延宕一年,沒想到又碰上疫情爆發,最終才將版權賣給Netflix獨家播映,在歷經一波三折後,影迷終於能在2021年一睹其風采。
《愛的奧特萊斯》(The Love's Outlet),LINE TV播映,5月20日首播
拜線上平台的高度彈性所賜,影劇有了比傳統放映模式更具變化的多元嘗試。由QIO奇想事企業與LINE台灣、LINE TV聯合出品的《愛的奧特萊斯》,打著全台首部「直式微想劇」的創新名號,即將於5月20日起在LINE TV和LINE貼文串獨家播出,消息一出,引人好奇。
台灣導演安竹間崛起於中國的微電影廣告市場,後有劇情長片作品《追婚日記》和《你的情歌》,分別網羅輕熟世代女神林依晨、柯佳嬿,譜出愛情三角習題。此次與LINE合作的《愛的奧特萊斯》,高規製作極速觀影體驗,與過往的微電影豐富經歷有所契合,將以一季50集、每集3分鐘的「得來速」直式微想劇為主軸,企圖挑戰觀眾前所未有的影像經驗。
《愛的奧特萊斯》打造了懸疑奇幻的虛擬愛情採購聖地,拋出懵懂大學生活的極致選擇題:「如果可以買下夢寐以求的愛情,你願意拿什麼交換?」,聚焦青春校園愛情生活,演員群中,與傅孟柏、黃禮豐再續《你的情歌》前緣,主演的姜典、項婕如、葛盈瑄等,也帶出新生代勢力。
從前導預告可看出,本劇將以直立式的屏幕畫面呈現,符合手機觀影視野,也因此能在LINE貼文串播映,除了形式上靠攏年輕族群,內容主軸亦探討Z世代價值觀。從部落格、Facebook到Instagram、Snapchat,甚至如今限時動態與影音圖像當道的分享模式,皆是社群使用者注意力逐漸減短的現象,《愛的奧特萊斯》迎合此一趨勢並量身打造,加入注意力的爭奪之戰,策略能否奏效?可待觀察。
《而立人生》第二季(Trying),Apple TV+播映,5月21日首播
三十而立?還是三十而已?Apple TV+的首部原創英國影集《而立人生》,首季描述妮基與傑森這對情侶一心求子卻不可得,因此決定採領養途徑,想方設法搏取領養委員會的認可,他們古怪搞笑的朋友和家人,以及兩人亂糟糟的生活,也都是影集有趣看點。
以不孕、領養、婚姻(感情)為主題,《而立人生》可能被視作英版的《未來媽媽》,但兩者聚焦重點仍有不同。台劇《未來媽媽》鉅細靡遺呈現「前往」有孕的艱難旅程,並在劇集最後才拋出領養議題,點到為止,除此之外,花了許多篇幅琢磨三角戀、婚姻摩擦等感情難題。英劇《而立人生》格局更大,不多描述不孕過程,直接將主角丟進年過三十的考驗雜談,巧妙以「領養」的資格審核作為推進動力,激發這對情侶與螢幕前的觀眾,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。
從主要人物設定來看,《而立人生》完全屏除社會價值中對「優秀」、「成熟」大人的期待,妮基在租車公司擔任線上客服,對工作算不上有野心,平時做事也大而化之,喜歡訴諸旁門左道的小聰明;傑森曾經是感情渣男,現雖專情但依然易怒,其職業設定為語言學校老師,在只想敷衍盈利的機構中,教外籍移工英語。劇中,兩人因領養而結識其他求子伴侶,才驚覺自己卡在不上不下、渾噩度日的窘境。
簡單來說,主角們是轉大人不成功的青年魯蛇,其週遭的人際關係、貧富差距、政經結構等硬題,經由兩人向外輻射,成功被詼諧軟化,卻不失創作者對社會的貼身關照,劇本實在高竿。
《而立人生》藉由審核領養的制度需要,毫不強澀地拉進家人、同事甚至前任的篇幅,探照燈擺來擺去,跨度極大,是一部從角色過往、現在與未來出發的幽默喜劇,在觀眾被妮基與傑森無傷大雅的小奸小惡逗樂的同時,還能反身看見自己。
影集女主角艾絲特史密斯(Esther Smith)參演過《傻鳩女婿》、《廢柴舅舅》等喜劇影集;男主角瑞夫史波(Rafe Spall)則經常以奸詐形象出現在好萊塢電影,但其在《一年之癢》、《活人甡吃》、《結婚計念日》等喜劇片中的表現,更令人印象深刻。深諳喜劇的兩人聯手搭擋,表現自然出色,也完美展現「微魯蛇」的尷尬形象,令人引頸期盼即將到來的第二季,這對活寶又會有怎樣的發展?
《Solos》,Prime Video播映,5月21日上線
串流平台在數據方面一向採取片面揭露的傳統,因此不難理解,多數時候都是報喜不報憂,Prime Video最近就宣佈上一季的平台總觀看時數和去年同期相比,大大成長了70%,雖然只揭示幅度,而未透露實際數字,仍是相當驚人的漲幅。
而即將與本月底一次全集上線的詩選劇《Solos》,實在是一個相當神秘的作品,目前已知資訊並不多,確定的是每集皆以一個「人名」作為該集名稱,獨立單元劇的形式也讓人聯想到Prime Video的成功代表作《摩登情愛》,廣受劇迷喜愛,目前已順利預訂了第二季。
原創影集《Solos》透過七集的篇幅,描述即使人們在看似最孤立無援的時刻、截然不同的情況下,依舊因人類共有經驗而能彼此連結,團隊力圖深刻探索人性的共通點,這樣的主軸精神在疫情仍未平息的時代之下,有格外獨特的意義。
主創大衛惠爾(David Weil)原是演員,後來與Amazon合作過影集《納粹獵人》,找來艾爾帕西諾(Al Pacino)飾演資深納粹獵人梅爾,帶領著一群理念相同的隊員,決心獵殺邪惡的納粹份子。除了演員、主創的身份,這回還要在《Solos》獻出導演處女作,跨身份穿梭於串流世界,開啟各種不同可能。
即使目前影集資訊不多,《Solos》的全明星卡司仍極為吸睛,一列排開,有摩根費里曼(Morgan Freeman)、安海瑟薇(Anne Hathaway)、海倫米蘭(Helen Mirren)、丹史蒂文斯(Dan Stevens);不只這樣,還有「獵鷹」安東尼麥基(Anthony Mackie),《瘋狂亞洲富豪》吳恬敏(Constance Wu)、《勁爆女子監獄》烏佐阿杜巴(Uzo Aduba),以及《斷頭谷》妮可貝海爾(Nicole Beharie),演員群分佈於不同年齡層、性別和種族,可看出作品的立意,也讓劇迷期盼每一張熟悉面孔,將帶來怎樣嶄新的表演。

Photo Credit: 《Solos》
責任編輯:王祖鵬
核稿編輯:翁世航
-
-
《火神的眼淚》上周末迎來收視高點,引起熱議,此篇文章藉此說回源頭,淺談EP.1〈日常〉、EP.2〈遺願〉,探究此作品引人入勝的原因。
-
-
-
- Netflix
- line tv
- Apple TV+
- 串流影音專欄
- myVideo
- 火神的眼淚
- 串流推片單
- Prime Video
- 窺探
- The Woman in the Window
- 愛的奧特萊斯
- The Love's Outlet
- 而立人生
- Trying
- Sol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