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過年從2月10日起,開始連放七天長假,對於廣大的勞工而言,這得來不易的連續假期,除了好好陪伴家人之外,相信也會須要留點時間給自己,好好充電,迎接之後的日子。於是特別在本周三的【串流哈燒片】單元,推薦五部值得看的串流好片,這些片子都能闔家觀賞,也能夠獨自欣賞,無論如何,都希望能陪伴讀者度過連假的悠閒時光。

這當中有四部都是來自金馬獎的入圍/得獎作品,其中一部則是好評不斷的實境節目,而這些作品都有個共同特色—療癒人心,或許透過影像世界,人們就能在真實生活中,找到一點前進的動力。

《陽光普照》,Netflix獨家播出

《陽光普照》故事圍繞在一個平凡家庭,因為小兒子阿和犯錯入了少年監獄,讓整個家庭逐漸分崩離析,一家四口由柯淑勤、陳以文、巫建和與許光漢深刻演繹。在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威震八方,擊敗群雄擒下最佳影片、導演、男主角、男配角和剪輯五個獎項,是當晚最大贏家,去年九月更正式代表台灣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,而這份榮光拜國際影音平台Netflix所賜,間接延燒至華語影壇之外,陸續受到國外影迷關注,要說串流服務的普及是《陽光普照》的貴人之一,確實不為過。

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,《陽光普照》被美國娛樂週刊「綜藝報」(Variety)首席影評人彼德德布魯(Peter Debruge)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之首,盛讚其為史詩般的救贖傳奇,與《教父》是同等級的家庭劇情片;也被「好萊塢報導雜誌」(The Hollywood Reporter)選入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「最可能得獎」的15部電影之列。

接著於休士頓影評人協會(HFCS)最佳外語片獎,打敗呼聲極高的丹麥《醉好的時光》、《殺戮荒村》等片,贏得獎項;也入圍了第25屆金衛星獎(Satellite Awards)最佳國際電影,持續累積聲量。

導演鍾孟宏作品「陽光普照」繼獲選多倫多國際影展和
釜山國際電影節後再傳捷報,入選第32屆東京影展「世
界焦點」單元。
(甲上娛樂提供)
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 108年9月30日

Photo Credit: 甲上娛樂

台灣影壇中生代最重要導演之一的鍾孟宏,此次將親子關係放入有光、有影的培養皿裡,供影迷觀測其中變化,作為觀者,一下被似曾相識的親密感侵襲,轉瞬又陷入鍾導作品獨有的迷人戲劇張力,在沉浸與抽離之間不斷擺盪,身心與感官都深受刺激。

鍾孟宏同時擔任本片導演、編劇與攝影,掌控影片的多項重要元素,沉穩透析著「家庭」和「人性」的龐大命題,在構築普世共通語言的同時,不忘避免善惡二元的說教論述,展射出難以被定義的人物光譜。

《陽光普照》與廣大觀眾親近的立意是明顯的,而在風雲變色之中,又讓劉冠廷的菜頭一角屢屢襲來「鍾式」陰霾,產生舊雨新知都能共鳴的微妙成果。或許本片非屬典型賀歲首選,但在生命中的各種階段觀之,都不會脫節。

延伸閱讀:

《孤味》,Netflix獨家播出

Netflix瞄準農曆春節檔期,獨家上架去年年度國片票房冠軍《孤味》,此片目前在香港、日本、韓國等亞洲的國際影展放映過,現在藉由國際平台助攻,一舉將台灣女性群像輸送進更多國外觀眾的螢幕中,令人感動與振奮。

《孤味》改編自許承傑編導的同名短片,導演將主軸定調為「逐漸放下的過程」,相較於短片更聚焦描摹「孤味」一詞的旨意,體現「專心一意做好一件事,就能不畏孤獨」的生活哲學,長片則刻意淡化詞彙本身的存在感,運用更完整的篇幅,把鏡頭對準家族中的三代女性,給予多位人物充分的舞台,展露灑汗、灑淚又灑熱血的奮力舞姿。

故事中的林秀英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,在丈夫無聲無息地離家後,便靠著賣蝦捲,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,眼看就要苦盡甘來,秀英卻在70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噩耗,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,竟意外迎來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,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懟。

個人認為《孤味》踩在溫情與煽情的危險邊線,卻同時有一股近乎可愛的傻勁,能適時酸鹼平衡。片中的女性雖有包袱,偶爾又像褪去了硬殼的蝦,放棄武裝、甘願軟化,而無論是軟是硬,比起妥協,更像是一種選擇,展現出導演眼中女性強大的適應彈性。

較為可惜的,是秀英與蔡阿姨兩人在寺廟的橋段,作為電影重要的轉折點,雖拜演員的優秀演技所賜,成功起了化學效應,但針對轉變的刻畫實在不足,顯得秀英的覺醒略為突兀,數十載的心結在三言兩語中就被拆除,難以使人完全信服。

20200812威視電影《孤味》劇照05_陳淑芳百人宴開口唱_自嘲歌藝不好怕嚇跑

Photo Credit: 威視電影

整體來說,許承傑憑《孤味》仍成功展現他以畫面說故事的能力,例如運用片頭的市場挑貨進而樹立人物性格,也利用片尾的海與橋烘托意象,靈堂外的殊途交錯也很是精彩。

至於金馬影后陳淑芳更是不在話下,舉手投足是戲亦是魂,與其他每一位角色的互動皆合理也得宜,再怎麼仔細觀看,還是絲毫找不出失準的閃瞬。相信在賀歲檔期,《孤味》會是跨世代的安全選擇,國民阿嬤的魅力沒有絕緣體,大家請接招!

《怪胎》,myVideo獨家播出

台灣新銳導演廖明毅,在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、《六弄咖啡館》等片中擔任執行導演,沉潛多年後,在去年交出成績斐然的首部劇情長片《怪胎》,主演林柏宏、謝欣穎雙雙提名金馬獎男女主角,而廖明毅個人也入圍最佳新導演、攝影,加上視覺效果、美術設計,《怪胎》共入圍6項大獎,雖然最終全數抱憾而歸,但仍無損入圍的風光肯定。

除了獎項之外,《怪胎》也深受觀眾喜愛,在疫情影響之下,全台也開出4500萬台幣的成績,基本上可以將《怪胎》放在叫好、叫座的位置上。

多數初次欣賞《怪胎》的觀眾,映入眼簾的應該都會是畫面比例,《怪胎》也的確在此種技法上別出心裁,先利用1:1的方形世界,形塑出患有強迫症(Obsessive- Compulsive Disorder,COD)角色的壓迫性,而後雖著劇情推演,當角色揮別強迫症之後,再透過16:9的橫幅畫面,暗示角色對外在世界的想法頓時開闊,從方形到橫幅,廖明毅的使用方法並非炫技,而是呼應角色,就成了「形式」與「文本」合一,相輔相成的加分效果。

雖然,近年玩畫面比例的作品不在少數,例如札維耶多藍(Xavier Dolan)的《親愛媽咪》,馮小剛的《我不是潘金蓮》等等,《怪胎》雖並非創新,但不可否認仍舊是一部出色的嘗試。

雖然多數影迷都會將此手法做更多聯想,延伸出廖明毅是否致敬美國名導魏斯安德森(Wes Anderson),畢竟魏斯安德森是名揚國際的「置中狂人」,但據廖明毅本人所言,自己並非刻意為之,甚至對於魏斯安德森也並不熟悉,所以在《怪胎》中的比例魔法,可能也僅是一次美麗的巧合。

怪胎奪紐約亞洲電影節評審團榮譽獎

Photo Credit: 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

除了畫面比例之外,《怪胎》也利用服裝造型烘托人物性格,從頭髮造型到穿著顏色,《怪胎》都藉以強烈的視覺體驗,呈現出強迫症的世界,甚至也利用了「壁虎」、「鴿子」等動物的符碼,呈現出角色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連結。至於《怪胎》的真正核心,恐怕還是在談愛情的普世性,廖明毅只是挪移並放大強迫症患者的症狀,但實則劍指芸芸眾生都該修習的愛情習題,這樣的敘事,就更能讓觀眾感同身受,進而點出主旨。

總結而言,從《怪胎》細節的營造、使用iPhone的構圖和運鏡來看,廖明毅作為新導演的成績的確可圈可點,或許未來會長成台灣不容忽視的作者型導演。

《消失的情人節》,CATCHPLAY+獨家播出

去年金馬獎最大贏家,《消失的情人節》入圍11項最終狂掃最佳劇情片、導演、原著劇本、剪輯、視覺效果五項大獎,以喜劇電影來說成績難得。陳玉勳揮別不叫好、不叫座的《健忘村》後捲土重來,透過《消失的情人節》一吐悶氣,《消失的情人節》聚焦於公車司機阿泰和郵局櫃員楊曉淇,兩人個性南轅北徹,阿泰慢郎中,楊曉淇急驚風。某日楊曉淇突然喪失一段記憶,「情人節」也跟著消失,楊曉淇踏上尋找真相的奇幻旅程。陳玉勳說此作品醞釀20年,希望透過《消失的情人節》撫慰觀眾的心。

陳玉勳出道的早,1994年的出道作品《熱帶魚》旋即榮獲金馬獎原著劇本,但此後作品不算多產,這次《消失的情人節》再度拿下劇本獎,是陳玉勳睽違20餘年後的肯定。這次會在金馬獎大獲全勝,相信評審團應該是欣賞陳玉勳在喜劇的風格基底上,賦與科幻類型片的血液,在超現實中時而輕盈、時而幽默地畫出貼合地氣的小人物臉譜,同時利用「快」與「慢」的對比,營造出角色的鮮明性,角色動人討喜。

《消失的情人節》中有不少郵局場景

Photo Credit: 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

而《消失的情人節》在奇幻愛情之中, 陳玉勳真正想談的或許仍是他所著迷的「遺忘」主題。 從短片《海馬洗頭》到長片《健忘村》,陳玉勳就在講一件事—遺忘,延續這個母題,《消失的情人節》有壁虎來具現這樣的概念,而主角楊曉淇也在遺忘記憶的推動底下奮勇尋愛,進而轉化成公路電影的影像語言,在這之中的轉換,陳玉勳的劇本和導演手法不落俗套,潛移默化地完成有一定難度的敘事。

雖然在《消失的情人節》中,性別意識幾乎成了薄弱的意識形態,這也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之一,且結論「你要好好愛自己,因為有人愛著你」似乎也過於直白雞湯,從敘事的進程中,得出這樣的結論或許稍嫌便宜行事了點,但縱看陳玉勳的喜劇作品,還是成為了去年台灣電影的獨特身影。

《阮三个-餐車環島發大財2》,公視頻道、公視+、myVideo播出

公視《阮三个》是一個以「在地生活」為骨幹的實境節目,主創團隊在第一季走訪宜蘭縣三星鄉的田中央,親身體驗經營民宿的苦樂,並於第二季深入苗栗縣大湖鄉的蓊鬱山間,更進一步展開與當地居民的共居緣份。

兩季節目皆由金馬影后楊貴媚和金鐘主廚索艾克(Soac)主持,第一季找來極具觀眾緣的偶像劇男神張軒睿擔任小幫手,第二季則讓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得主范少勳接棒,主持群之間的互動逗趣自然,即使未經安排,都能有笑不完的鬧事。看過此作的觀眾一定都知道,《阮三个》以落地生根的親近感為最大特色,且團隊會刻意向主持人保密主要資訊,力求「玩真的」的真實感。

83463810_154658829320575_831505345524059

Photo Credit: 公視提供

如果說以上兩季的實境節目是「主軸」,那麼《阮三个-餐車環島發大財》就是「支線」的存在,可以視作春節特別企劃,以相對輕簡的裝備,深入台灣各地,浪跡天涯環島去。從正卷的「民宿」發展成變奏的「餐車」,承攬情感的載體由不動的房屋變成四處移動的交通工具,重新詮釋了團隊關係,也成功在更精簡的篇幅裡,展現幕前、幕後人員的強大應變能力,並賦予螢幕中所謂「家」的新可能。

於今年春節初一到初五,連續五天播出的《阮三个-餐車環島發大財2》,將帶來餐車老闆娘楊貴媚、小幫手范少勳、總管兼大廚温貞菱、漢堡軍師施名帥的全新組合,此次延續特別企劃第一季的公益精神,製作單位僅提供10萬元創業金,沿途伙食、住宿和食材成本均由此筆公費支出,四位主持人須自負盈虧,賺得的盈餘將捐贈給家扶基金會、老五老基金會、人安基金會等團體。

當然,作為春節賀歲節目不可缺少的熱鬧氣氛,將由眾多與會嘉賓補好補滿,包括鍾欣凌、李玉璽、姚淳耀、林予晞、鍾瑶、李運慶等藝人,都搶先出現在預告中,令人期待萬分。《阮三个》是3C成癮的冰冷世代中,人情溫度仍存在的佳例,節目對於人與人之間實際交流的堅持,永遠是這個系列最珍貴的熱能,尤適合節慶時分闔家觀賞。

責任編輯:王祖鵬
核稿編輯:翁世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