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tterstck/TPG Images

【Farry 跨國行銷洞察】迷因也能做廣告?歐美的迷因行銷案例

迷因內容搭配自家產品或服務,可以藉此傳遞更鮮明、生動的品牌意象,拉近品牌端與顧客端的距離。

你在社群上看過迷因梗圖嗎?從「黑人問號」到「你知道這個是什麼嗎」,無論是表情包、名人語錄、廣告台詞或是舞蹈動作,都有可能被製作圖檔、動圖或短影片,在各大網路社群廣泛流傳。

在台灣,我們稱呼這類型的內容為梗圖;而在歐美市場則稱為迷因 (Meme)。

迷因 (Meme) 是什麼?

迷因來自英文 meme 的音譯詞,根據維基百科解釋,現代迷因指一夕間在網際網路上被大量宣傳及轉播,一舉成為備受注目的事物,亦可稱為網路爆紅事物(Internet phenomena)。

「迷因」一詞的概念起源於 1976 年。當時,科普作家理察・道金斯於其作品《自私的基因》中描述和定義迷因,嘗試解釋文化資訊傳播的方式。

迷因行銷 (Meme marketing) 的好處?

迷因是拉攏千禧世代和 Gen Z 世代的最佳連結,隨著網路社群爆炸性的成長及普遍化,迷因文化 (Meme Culture) 更是無所不在。

從小眾品牌到上市企業,迷因內容搭配自家產品或服務,藉此傳遞更鮮明、生動的品牌意象,試圖拉近品牌端與顧客端的距離。

如果你的客群是年齡層較低、或對網路爆紅新事物有極大接受度,那麼採用迷因行銷可以為你的品牌帶來三個好處:

  1. 鮮明有趣的品牌意象
  2. 提高互動與對話
  3. 利於分享

歐美迷因廣告有趣範例:NUGGS、IKEA、SPOTIFY

迷因是種網路文化,對於要拉攏網路原住民(Digital Native)的數位品牌,這是再適合不過的語言了。

由於迷因往往是基於某個特定社群(PTT 社群、NBA 籃球社群)或他者內容(明星表情、某個動漫畫面)而爆紅,品牌在進行迷因行銷並搭配付費廣告時,需要特別留意版權問題。以下是三個有趣並成功的迷因廣告:

#1.NUGGS 的柴犬對比迷因

食品新創公司 SIMULATE 推出的素食雞塊產品 NUGGS,19 歲的科技創業家 / 創辦人 Ben Pasternak,定位自家的素食雞塊為 the Tesla of chicken (雞塊界的特斯拉),在 2018 年募資得到超過四百萬美元

從生產技術到包裝,這個年輕的食品公司仿效科技公司的品牌行銷手法,把科技宅 / 鄉民魂徹底融入在 NUGGS 的品牌意象中。

基本上,這個有超過 8 萬追蹤者的 SIMULATE Instagram 帳戶,全都是迷因!如果是不熟網路梗的人(例如:吃素的舅媽),點進來看還會以為是什麼軟體公司!但媽媽、阿姨看不懂沒關係,NUGG 的品牌客群就是給那群看得懂迷因又想吃素的年輕客群。

NUGGS 擅長把廣為人知的迷因圖,搭配自家的品牌訊息,在社群打造出一個「迷因 x 網路 x 素食 x 科技宅」的食品公司。

#2. IKEA - Get The Look 迷因廣告

2021 年美國拜登的總統就職大典,參議員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一旁觀禮的樣子太過落寞,引起各國網路「迷因」大爆發,一路從美國紅到歐洲!那陣子連台灣的社群都看得到桑德斯參議員的身影。

其中廣告最成功的,是由希臘的奧美廣告公司替 IKEA 推出的 Get The Look 廣告。

Get The Look 是時尚品牌常用的廣告手法,某個知名女星街拍穿了什麼行頭,品牌就會趁機推出一波 Get The Look 廣告,從耳環、墨鏡、手提包到高跟鞋,都會盡可能的廣告自家的同款或類似款穿搭,傳遞「你看!連金卡戴珊都在穿我們的外套」的訊息。

IKEA 一向是玩弄網路迷因的行銷高手,根據希臘奧美的數據顯示,這波桑德斯 Get The Look 的迷因在 Facebook 釋出後達到病毒行銷效果,觸及全球超過 5 百萬用戶。

歐洲 Ikea 推出桑德斯 Get the look 迷因和廣告。
歐洲 Ikea 推出桑德斯 Get the look 迷因和廣告。

#3. Spotify - Me/Also Me 心情語錄

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串流軟體公司,Spotify 當然不能錯過善用迷因做廣告的機會。

Spotify 在 2020 年疫情期間,先從美國、接著在全球市場推出「Music for every mood」的年度廣告宣傳。只不過這波廣告,不僅限於數位通路,更在各大交通樞紐或路邊看板上,都能看到迷因廣告的身影。

Music for every mood 源於歐美千禧世代流傳的迷因語錄,Me/Also Me。一下子想要早起當晨型人,一下子又想玩通宵。分手了想安慰自己看開點,但又忍不住悲傷。無論是哪一種心情的你, Spotify 在你每個情緒階段都有屬於你最適合的曲風清單

  

圖片來源:Musebycl.io

結語

迷因本身就是網路世代的社群產物,如果你的品牌也符合這種逗趣、幽默有時甚至戲謔的千禧世代和 Z 世代的語言,不妨透過迷因搭配品牌意象,打造出更貼近客群的迷因廣告。

責任編輯:Mia
核稿編輯:李柏鋒

INSIDE 未來日完整一天豐富論壇,完全掌握數位轉型最新脈動

活動資訊:

  • 活動名稱:【2022 INSIDE未來日】台灣的蛻變|用數位轉型打造產業護城河
  • 活動時間:2022 / 09 / 23 (五)  09:00 - 16:40(08:30 開放入場報到)
  • 活動地點:微風南山 3F 藝文中心(110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00 號 3 樓)
  • 活動形式:可選擇線下論壇見面互動、亦可購買線上直播票。
  • 更安排 Q&A 及自由交流時間,藉此創造與會嘉賓間更多合作和深度參與的機會。

延伸閱讀:


最新發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