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Farry 跨國行銷洞察】迷因也能做廣告?歐美的迷因行銷案例

迷因內容搭配自家產品或服務,可以藉此傳遞更鮮明、生動的品牌意象,拉近品牌端與顧客端的距離。
meme salt babe
Shutterstck/TPG Images

你在社群上看過迷因梗圖嗎?從「黑人問號」到「你知道這個是什麼嗎」,無論是表情包、名人語錄、廣告台詞或是舞蹈動作,都有可能被製作圖檔、動圖或短影片,在各大網路社群廣泛流傳。

在台灣,我們稱呼這類型的內容為梗圖;而在歐美市場則稱為迷因 (Meme)。

迷因 (Meme) 是什麼?

迷因來自英文 meme 的音譯詞,根據維基百科解釋,現代迷因指一夕間在網際網路上被大量宣傳及轉播,一舉成為備受注目的事物,亦可稱為網路爆紅事物(Internet phenomena)。

「迷因」一詞的概念起源於 1976 年。當時,科普作家理察・道金斯於其作品《自私的基因》中描述和定義迷因,嘗試解釋文化資訊傳播的方式。

迷因行銷 (Meme marketing) 的好處?

迷因是拉攏千禧世代和 Gen Z 世代的最佳連結,隨著網路社群爆炸性的成長及普遍化,迷因文化 (Meme Culture) 更是無所不在。

從小眾品牌到上市企業,迷因內容搭配自家產品或服務,藉此傳遞更鮮明、生動的品牌意象,試圖拉近品牌端與顧客端的距離。

如果你的客群是年齡層較低、或對網路爆紅新事物有極大接受度,那麼採用迷因行銷可以為你的品牌帶來三個好處:

  1. 鮮明有趣的品牌意象
  2. 提高互動與對話
  3. 利於分享

歐美迷因廣告有趣範例:NUGGS、IKEA、SPOTIFY

迷因是種網路文化,對於要拉攏網路原住民(Digital Native)的數位品牌,這是再適合不過的語言了。

由於迷因往往是基於某個特定社群(PTT 社群、NBA 籃球社群)或他者內容(明星表情、某個動漫畫面)而爆紅,品牌在進行迷因行銷並搭配付費廣告時,需要特別留意版權問題。以下是三個有趣並成功的迷因廣告:

#1.NUGGS 的柴犬對比迷因

食品新創公司 SIMULATE 推出的素食雞塊產品 NUGGS,19 歲的科技創業家 / 創辦人 Ben Pasternak,定位自家的素食雞塊為 the Tesla of chicken (雞塊界的特斯拉),在 2018 年募資得到超過四百萬美元

從生產技術到包裝,這個年輕的食品公司仿效科技公司的品牌行銷手法,把科技宅 / 鄉民魂徹底融入在 NUGGS 的品牌意象中。

基本上,這個有超過 8 萬追蹤者的 SIMULATE Instagram 帳戶,全都是迷因!如果是不熟網路梗的人(例如:吃素的舅媽),點進來看還會以為是什麼軟體公司!但媽媽、阿姨看不懂沒關係,NUGG 的品牌客群就是給那群看得懂迷因又想吃素的年輕客群。

NUGGS 擅長把廣為人知的迷因圖,搭配自家的品牌訊息,在社群打造出一個「迷因 x 網路 x 素食 x 科技宅」的食品公司。

Nuggs_Meme.png

#2. IKEA - Get The Look 迷因廣告

2021 年美國拜登的總統就職大典,參議員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一旁觀禮的樣子太過落寞,引起各國網路「迷因」大爆發,一路從美國紅到歐洲!那陣子連台灣的社群都看得到桑德斯參議員的身影。

其中廣告最成功的,是由希臘的奧美廣告公司替 IKEA 推出的 Get The Look 廣告。

Get The Look 是時尚品牌常用的廣告手法,某個知名女星街拍穿了什麼行頭,品牌就會趁機推出一波 Get The Look 廣告,從耳環、墨鏡、手提包到高跟鞋,都會盡可能的廣告自家的同款或類似款穿搭,傳遞「你看!連金卡戴珊都在穿我們的外套」的訊息。

IKEA 一向是玩弄網路迷因的行銷高手,根據希臘奧美的數據顯示,這波桑德斯 Get The Look 的迷因在 Facebook 釋出後達到病毒行銷效果,觸及全球超過 5 百萬用戶。

ikea meme ad.jpeg
歐洲 Ikea 推出桑德斯 Get the look 迷因和廣告。
IKEA MEME-get the look.jpeg
歐洲 Ikea 推出桑德斯 Get the look 迷因和廣告。

#3. Spotify - Me/Also Me 心情語錄

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串流軟體公司,Spotify 當然不能錯過善用迷因做廣告的機會。

Spotify 在 2020 年疫情期間,先從美國、接著在全球市場推出「Music for every mood」的年度廣告宣傳。只不過這波廣告,不僅限於數位通路,更在各大交通樞紐或路邊看板上,都能看到迷因廣告的身影。

Music for every mood 源於歐美千禧世代流傳的迷因語錄,Me/Also Me。一下子想要早起當晨型人,一下子又想玩通宵。分手了想安慰自己看開點,但又忍不住悲傷。無論是哪一種心情的你, Spotify 在你每個情緒階段都有屬於你最適合的曲風清單

spotify-music-for-every-mood-2.jpeg
  
spotify-music-for-every-mood-1.jpeg

圖片來源:Musebycl.io

結語

迷因本身就是網路世代的社群產物,如果你的品牌也符合這種逗趣、幽默有時甚至戲謔的千禧世代和 Z 世代的語言,不妨透過迷因搭配品牌意象,打造出更貼近客群的迷因廣告。

責任編輯:Mia
核稿編輯:李柏鋒

INSIDE 未來日完整一天豐富論壇,完全掌握數位轉型最新脈動

活動資訊:

  • 活動名稱:【2022 INSIDE未來日】台灣的蛻變|用數位轉型打造產業護城河
  • 活動時間:2022 / 09 / 23 (五)  09:00 - 16:40(08:30 開放入場報到)
  • 活動地點:微風南山 3F 藝文中心(110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00 號 3 樓)
  • 活動形式:可選擇線下論壇見面互動、亦可購買線上直播票。
  • 更安排 Q&A 及自由交流時間,藉此創造與會嘉賓間更多合作和深度參與的機會。

延伸閱讀:


最新發展:


花蓮地震新聞不搶快,堅守 2 大原則 Yahoo 新聞瞬間湧入五倍瀏覽量

Yahoo 奇摩新聞關心網友生活大小事,深耕在地,肩負影響力與媒體責任,旗下新聞編輯團隊自製報導也成績亮眼,當重大事件發生時,網友第一印象就是到 Yahoo 尋找重要資訊,甚至還在 2023 年台灣 Google 關鍵字熱搜奪下年度亞軍。
Photo Credit:Yahoo

清明節連假前夕,處處瀰漫著即將放假的氣氛,早晨的迷濛中,一陣天搖地動,2024 年 4 月 3 日上午 7 時 58 分,花蓮發生 7.2 強震,全台陷入一陣兵荒馬亂,Yahoo 奇摩新聞編輯團隊確認自己跟家人安全後,隨即切換工作模式,即便餘震不斷,搶在第 8 分鐘(上午 8 時 06 分)就發出地震相關內容,一邊祈禱台灣一切平安,一邊馬不停蹄展開一連串不斷更新的 403 花蓮地震系列報導,提供網友即時、正確、有幫助的內容。

天搖地動中的堅持 人性角度全方位關心網友

4 月 3 日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,瞬間湧入 Yahoo 全站的瀏覽量(page view)是平時的 5 倍,代表許多網友在地震發生,第一時間便想到了 Yahoo 奇摩新聞,希望能透過 Yahoo 奇摩新聞快速獲取所需資訊。

主震結束後,Yahoo 奇摩新聞編輯團隊便立刻開會討論,根據過去三年的地震相關 SEO 數據發現切入點,,就現今狀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,以不煽情、不聳動的方式,針對地震資訊、交通影響、救災進度等議題切入,包括「地震到底發生在哪裡?規模如何?」、「我正在通勤途中,我還能準時上班嗎?」、「有沒有什麼災情影響?」,並延伸到捐款資訊、餘震如何自保、各種地震防災知識等等,透過正向搜救內容、實用新聞轉移網友不安,以人性關懷為優先考慮。

在花蓮地震當時,大量網友湧入 Yahoo 觀看即時整理災情資訊。/Photo Credit:Yahoo

搖晃中拼出完整全貌,時間軸呈現地震資訊進度一目瞭然

除了擁有豐富的報導面向,為了方便網友快速掌握所需資訊,Yahoo 奇摩新聞提供完整的地震資訊專輯,並將即時不斷更新報導切分成資訊總整理「不斷更新」、災情總整理「不斷更新」兩則,前者彙整氣象署最新記者會說明、全台餘震狀況、各縣市停班課、花蓮交通影響;後者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資料同步,著重在花蓮搜救狀況、死亡人數、失聯人數的即時更新。此外,Yahoo 奇摩新聞編輯團隊亦利用「時間軸」呈現地震資訊的不斷更新,讓用戶能一目瞭然影響範圍、各地災情,以及地震後的各種進度,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需求。

Photo Credit:Yahoo
Photo Credit:Yahoo

撥開假新聞叢林,看見「真新聞」:秉持「正確優先,絕不搶快」、「有用、有關、有遠見」

Yahoo 奇摩新聞始終將成為值得信賴的數位內容指南,幫助閱聽人做出明智的選擇,實現用戶每個宏偉的抱負和微小的目標視為最高準則。秉持使命,遇到重大災難新聞,Yahoo 奇摩新聞秉持「正確優先,絕不搶快」、「有用、有關、有遠見內容」兩大原則,提供網友事件的完整更新報導,在雜亂碎片化的網路世界中獲得最有用、有關、有遠見的內容。

資訊科技的時代,網上常有各種未經證實的消息四處流傳,像是龜山島斷首、九曲洞罹難人數添 11 死等,地震當天上午甚至一度傳出新北市停班停課,對此 Yahoo 奇摩新聞團隊不急於搶快推播,以正確性為第一優先,經由多方求證,證實新北市停班停課是假訊息後,Yahoo 新聞也快速提供正確資訊給用戶,確保用戶接收到具正確度及真實性的新聞。

Photo Credit:Yahoo

誰在看 Yahoo?大家都在看,又快又完整 Yahoo 新聞扛起網友生活大小事!

根據英國牛津大學「路透新聞學研究所」(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)的《數位新聞報告》(Digital News Report),Yahoo 奇摩新聞已連續7年蟬聯網路媒體類第一名。Yahoo 是媒體也是平台,除了同時擁有多家新聞媒體授權的即時報導,讓網友有多元的選擇與持續更新的進度,也提供 Yahoo 奇摩新聞自產的第一手新聞報導,兼具即時性、完整性。以此次花蓮地震為例,自製新聞整合相同主題資訊、串連相關新聞,引導讀者點進捐款、即時交通資訊、專題、防災懶人包等相關新聞,並延伸到保命方法、住宅防震、暖心故事、捐款資訊、心理安慰等內容,其中 Yahoo 奇摩新聞不斷更新的自製報導,更已累積近 1500 萬瀏覽次數,在 Google 地震搜尋結果頁也獲得更顯著的「即時」標示(如下圖)推薦給網友閱讀,效果更勝於其他碎片化資訊。

Photo Credit:Yahoo

Yahoo奇摩新聞編輯團隊自製新聞報導成績亮眼,可歸功於長期操作正確、即時的重大新聞,讓網友在重大事件發生時,第一印象就是主動來 Yahoo 尋找重要資訊,可見得 Yahoo 是網友們最方便查看新聞的首選,甚至在 2023 年台灣 Google 關鍵字熱搜奪下年度亞軍

Yahoo 奇摩新聞關心網友生活大小事,深耕在地,肩負影響力與媒體責任,3 月的食安議題包括:蘇丹紅事件、寶林茶室中毒案件發展、邦克列酸(前名為:米酵菌酸)是什麼,我們都能提供網友優質的內容指南。緊接著的夏天颱風季,Yahoo 奇摩新聞也會提供全方位、即時的正確報導。

本文章內容由「Yahoo」提供。